不属于我的乡愁

盼今天已经很久了–end of class. 早晨考试完毕,下午开开心心一个人去mall,回来睡了个下午觉,百无聊赖的又抓起丢了将近一个学期的书看.
而我并不知道,今天是国难日.
 
昨天复习应考,看书看的幽闷.有一章的讲的是儿童虐待.这是一个特别的话题,因为它并不是儿童的心理疾病,儿童是受害者.大家都会认同,家庭给人的支持是最重要的,尤其是父母.一般孩子在任何地方受到委屈,家永远是避难所和安全港.而对于有些孩子来说,这个应该绝对安全的地方沦陷了. 最可悲之处在于,这些孩子和别的孩子一样,期望对家庭的归属感,渴望对父母忠诚,他们的价值观从根本上被扭曲着.
有两种结果–
男生倾向于变得暴力,反社会,冷血的面对世界
女生倾向于自责自省,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
 
人在美国,通过图片和文字,看着对岸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除了觉得荒谬之外,并不知道应该该作什么立场,该说什么言论.最近看了侯孝贤的<童年往事>,愈发有一种奇怪的感受.我来自哪里?我的归属感又在哪里? 我想念的南国,并不是我生长的江南,我留恋的旧时光,并不是我成长的那几年.我应该属于那里,那个杨德昌,侯孝贤,朱天文,吴念真镜头里笔头下的世界,漠然隐忍却充满人性与温情的地方.林一峰有一首歌<不属于我的乡愁>–"是你让我离开还是我停不下来,是我创造旅程还是旅程创造我". 离开并不算久,心里一直觉得是个游子,蓦然回首,却发现笃信不疑的"家"已经变得模糊,更不要说归家的道路.
 
如果你愿意再看一遍第二段,会不会看出什么别的东西?
是的,
家,国其实是同一回事.

思无邪

侯孝贤的电影<恋恋风尘>里面,有一个桥段.
阿远和他青梅竹马的恋人阿云进城各自打工.有次他们在晚间灯下聊天,阿远口气略带苛责,说阿云一个女孩子家,在聚会时喝了挺多酒.後來阿远的室友回来,那是一个喜欢画画的男孩子,他看见阿云穿着素色的上衣,就对阿云说,我给你画好不好,素色的不好看,画的好看.阿云说好,就把外面的薄衫褪下,只剩里面短袖. 我当时看到这里,有点惊讶,这个情节既突兀又自然.後來在豆瓣上看见,有人说,什么是思无邪,这就是思无邪.我如被蜻蜓点水般深以为然.
 
辛淑芬是侯孝贤很喜欢用的女演员,他电影里很纯真美好的形象,总是她的身影.估计她本人就是这么一种人,温柔娴静,天真无邪.不然,她也不会在演戏的颠峰时期嫁人,此后销声匿迹,生活在国外.<悲情城市>这部主题厚重阴沉的电影,因为她的日记和自白,才有了一点希望的光亮.从那时候开始,我就无法忘记这个女人.
在纷乱的时候,什么能保留心里的安静.大概真的是思无邪.想得太多,怕与爱亦太多.茫然无措.
 
开始翻诗经,看两三千年前人们的喜怒哀乐.这些情绪与情感像山歌一样,被反复迂回的唱颂出来,经过了这么久,一切却没有改变.爱慕,归思,积怨,祝颂,早就刻在心里了.回头看老祖宗写的字,好像返璞归真.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这句话,说明他是个天才.
 
我又想起来,是不是令狐冲说的,无招胜有招.
不是自欺欺人,就是真的有功用.
我先专心混毕业再说罢.
学业事大.
思无邪.
 
 
 
 
 

悟不空

冬恼清冷春嫌吵,要发芽的时候,不可避免有点乱呐。
闲置的脑子胡思乱想了,成果如下。
 
去年《蜗居》火了,小三很流行。三儿的形态各异,琳琅满目,看客们也分帮派,围观的人生high high。感情和道德放在一起比,可以说很多话--可惜它们俩并不属于一个战场。说出来的故事都像童话故事一样,翘边之后,王老五和小公主happy forever,小黑屋里的老女人和小盆友忽略不计.我猜三儿们应该没大家想的那么幸福。三儿只是个瞬间状态,要么被踢出局,要么转正--柴米油盐人老珠黄,还要接着防小四儿呐。比起以前,我更喜欢这个时代,既给你选择幸福的权利,也给你毁掉幸福的自由。能把幸福架设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是一种气质。Conduct Disorder患者大脑里没觉得伤害别人是种痛苦,这又不属于道德范畴。至于没这种特别气质的人,学聪明点儿,尽量别被打。
 
说的有杀气了。
还是讲个故事。

时间和爱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小岛,上面住着快乐、悲哀、知识和爱,还有其他各种情感。

一天,情感们得知小岛快要下沉了,于是,大家都准备船只,离开小岛。只有爱留了下来,她想坚持到最后一刻。

过了几天,小岛真的要下沉了,爱想请人帮忙。

这时,富裕乘着一艘大船经过。爱说:“富裕,你能带我走吗?”富裕答道:“不,我的船上有许多金银财宝,没有你的位置。”

爱看见虚荣在一艘华丽小船上,“虚荣,帮帮我吧!”“我帮不了你。你全身都湿透了,会弄坏我这漂亮的小船。”

悲哀过来了,爱向她求助:“悲哀,让我跟你走吧!”“哦……爱,我实在太悲哀了,想自己一个人呆一会儿!”悲哀答道。

快乐走过爱的身边,但是她太快乐了,竟然没有听见爱在叫她!

突然,一个声音传来:“过来,爱,我带你走。”

这是一位长者。爱大喜过望,竟忘了问他的名字。登上陆地以后,长者独自走开了。

爱对长者感恩不尽,问另一位长者知识:“帮我的那个人是谁?”

“他是时间。”知识老人答道。“时间?”爱问道:“为什么时间要帮我?”

知识老人笑道:“因为只有时间才能理解爱有多伟大。”

这故事两年前看的,再贴一次。
 
看不惯,可以不说。悟不空,不能不戒。
我喜欢Ming对时间的灰烬的描述:等待时间的加冕。
 
等到老了,你冲我吼:老家伙,竟然踢我屁股!
当然我也可以装一下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那时候一定要得意的笑,得意的笑!
娃哈哈哈。
 
 

生命之光

感谢电影导演,现在越来越多的作品里出现了各种心理病人。
根据教科书和DVM-IV-TR量表上的描述,<Adam>,<Mary & Max>里出现的都是非常典型的Asperger Symdrome Disorder患者。
小Asper是新兴分离出来的一个独立病症,本来归在Autism里。
Autism应该怎么翻译,国内叫自闭症,我总觉得不够确切。
 
Autism最显著的特征,是无法理解别人的想法,不能够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想问题。这并不是社交能力低下,自私,或者是以自我为中心。这是社会能力的缺失,缺失和低下有本质的区别。在大脑扫描图上,Autism患者对人的表情,没有大脑缺乏生理反映,这就好像我们在对他们说火星语,他们不能够理解,同意愿无关。小Asper们是Autism里比较特殊的一群人。他们对某样东西有超乎常人的执著的热情。这种沉迷的程度是非一般意义上的,基本上他们喜欢的东西是他们世界的全部。而往往他们在这件事情上又具有超乎寻常的天赋。
 
今天上课视频里介绍了两个人,一个叫Temple Grandin,Autism患者.她通过努力,掌握了与他人交流的技能,并能够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在Autism患者中,能够做到这样的极少.Temple Grandin独特之处还在于,她能够明白动物所想.我看过她写的<Translation of Animals>里的第一部分—农场里常常有莫名烦燥的牛群,或者是怎么也不肯进圈的猪,Temple总是能够发现让这些动物不安的原因–有时候是一块反光板,有时候是进圈的桥上不平整,容易把动物的蹄刮破. 她拿到动物科学博士学位后,现在在大学教书讲课,全美50%的养殖场动物走的过道都采用的是她的设计.不过她最有趣的设计是"拥抱机"–因为Autism患者也是极度需要被拥抱的,但是他们又不愿意被别人拥抱,所以这个hug machine可以让他们觉得安全,能够有效舒缓不安.
 
另一个我不晓得她的名字,Asperger患者,她的才能是画画,而且她执着的喜欢画建筑物的顶部,因为她说,她喜欢天空和屋顶在一起的感觉. 作品被展出的时候,她站上台,接受大家的提问. 在对话中,她的社交缺陷非常明显,说话很慢,几乎没有目光交流.但是这姑娘特别可爱. 人家问她,你平时去博物馆么?她说去.人家问,那你看别人的画么? 最喜欢谁的? 她答—我自己的.台下笑. 然后人家又问,博物馆里你最关心的是什么? 她说–"保安系统". 台下又乐了.(这个笑点你看懂了吗?)
 
每次上课,都有机会看各种各样的视频,看不同的人–没有好坏也不分美丑,这只是不同的生命形态而已.很多的心理疾病,之所以称为疾病,是因为他们影响了所谓正常的人的生活,而我从不觉得"精神病"有任何值得羞愧的道理,包括同性恋问题,为什么同性的爱就不能是纯洁高尚的爱? 相反的,要他们在我们的规则里生活是很辛苦的,他们自己,以及身边爱着他们的人,都是很辛苦的. 生命是带着脚链跳舞,他们的链子更重些.Max也说过,他的那条人生路上,垃圾更多更坎坷. 因而我更要向这些舞者致敬,他们身上散发着旺盛的生命力,像是沙漠里的植物,坚韧顽强. 与之相对的,拘泥在小情怀里不能自拔的正常人,不妨把眼界打开.大千世界这么多不同的人,这么多种痛苦,舞者依然尽心尽力,不知疲倦.他们身上的生命之光里,我能看到天使的翅膀.
 
Live High, Live Mighty,Live Righteously.
 
 
 
 
 
 

Never say never

今天出门爬上大坡,在十字路口等着通过.一辆在对角SUV急速转弯,之後…
地上仰躺着一只松鼠,毛茸茸的尾巴还在微微动着.
 
看了<两生花>,和他的<红>一样晦涩.
懵懂钝化的观影,较<红>唯一的进步,是感到了Krzysztof Kieslowski镜头里普世的善意的眼光.<两生花>中多个桥段极其浪漫.世界万物之间不可名状的相互关联,在我们的本土文化里有很多种诠释,其中很少是爱情.法国人和中国人在这一点上心领神会,而他们却把绝大部分的想像力都赋给了爱情.看过影评之後,回过去再看一遍电影,不得不赞叹大师的作品,果然是一遍不懂,两遍不够,三遍四遍看不尽.
 
从镜头里反回去看导演, 很明显他也是孤独的,影片中大量的细节只属于随时随地扑捉生活之中灵动之处的眼睛。这细致的程度,足以说明,他是个沉默孤独的旅人。我这么猜想。也有人用“旁观者的姿态”形容过侯孝贤,说他是夏日在芒果树上偷芒果的男孩子,别人偷了芒果忙着跑,他却在树荫里坐下来,一边啃芒果,一边看世界。我脑海里这样的画面是没有声音的,日光很亮,也没有蝉叫,也没有风吹。只剩这么一个人,这个人也只是画面的一个部分,没有故事可言。
 
我突然想起了另一件事。
我从小生活在城市里,只有每年回去乡下一两天。乡土生活有一些很微妙的东西,我很早就感受到了,一直不知道怎么说出来,大概就是这些所谓“闷片”里拍的一样。人们活在一种旁观的角色里,并不把自己当成主角。比方一个孩子挨了一嘴巴,乡下孩子可能兀自哭一会儿,然后抹干泪,像什么也没发生过,又去别处游荡了。城市里的孩子嚎啕大哭,之后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轮番上阵,这个过程具有浓厚的情绪与完整的情节。不知道我有没有把它写成闷片和商业片的隐喻。但是我开始爱看闷片,就是为了这种情绪上表达上的钝感而着迷。当然“表达”上的钝感与“感受”上的钝感是不同的。
城市里人写的东西普遍矫情,很不自然(现在我也要白自己一眼),离开了青少年时期还这么把自己当回事很可笑。renren网上每天的饱满着各种“细碎的情感”,现代人的“青春期”真是越来越长了,心理学课本上说的对。
 
 
说起孤独,孤独是很好的东西。大部分抱怨着没有人陪的,不是孤独,是寂寞。这两者有本质的区别。
寂寞属热性,需要情感的慰藉才能降温。孤独本身性冷,不需要什么来破坏这种稳定的状态。那种感觉只是–我现在一个人在看这一切,只有我一个人。这样而已,没有其他的诉求。柴静说孤独是一个人的骨头,这话说的很好。本质的精神上的独立,能够防止外物带来的波动。有了骨头,就不会像野草一样随风倒。做学问,拍电影,事事同有共性。这个时代的趋势是渐失的钝感,和唾手可得的剧烈感官刺激,寂寞更多,孤独更少,所以浮躁的人心越发的难以得到安慰。何况还有蔓草一样疯长的欲望。marijuana到heroine,极乐的尽头是什么,我们都知道。关于未来的担心,很多人都有罢。
 
至于这个旁观者,我想用医生的心态来比喻更加恰当。一个天天看得到生老病死的人,不再可能为了一个单一的事件哭哭笑笑。但是悬壶济世,心底不可能没有一份温情。孤独是一个人的骨头,话只说了一半--还有血管里流动的温柔。
 
 
 
 
 
 
 
 
 
好吧,
我还是无法忘记那只松鼠.
 Damn,真矫情。
 
 
 

幸福的小样儿

(CAUTION: This journal may contain something that might upset you, please be prepared to be scared or … entertained )  
 
夜半读书毕,关灯前发现了它.
也许它也困了,才在灯下收了翅膀.
 
 
晚安吧,祝你做个好梦!
 
 

Yesterday

我在报纸上看见一家店要关门的时候,急急的去GOOGLE了你的名字,然后松了一口气–原来不是你啊。
不过这次是我错了,是你,真的是你要关门了。
Ann Arbor这地方,说起感情最深的宝贝,就数你和Shaman Drum,这下好了,你们都倒了。
怎么这么故意。
 
In December, When I read the News on Michigan Daily, saying the "Father and Mother’s Shop on East Liberty St. is going to close by the end of Februrary", I immidiately google-mapped you, and found your name to be "John Leidy". I was relieved that it wasn’t you, but I was wrong.
 
周一我去,听说你周末就走了。环顾四周,也不晓得该买点什么好。挑了几张卡,我在你这里看中的第一样就是卡,你大概不知道,那是三年前了,是我第一次来Ann Arbor的时候。你总是很安静,又温暖,弄得我每次从冷风里一头栽进去的时候,都有点不知所措。店里的老太太,慢条斯理的,带着老花眼镜冲我微笑。她们包装出来的礼品,都像是家里的一样,有亲情的味道。
我逛了一遍又一遍,还要赶着去看电影,实在不知道挑点什么好。
然后我就听见了它。
Beatles– <Yesterday>的八音盒。这大概就是缘分吧,就当作你在向我告别。
我买下它了,以后每一次,当它缓缓的唱出Yesterday的时候,我都会想起你。
 
The first time I found you was in February 2007, almost the same time three years ago, when I was an exchange student from China, staying here for merely one month. One year later, I transferred to Michigan, and I visited you the first week I arrived. You always have plenty of pretty little stuff that I LOVE, and it felt warm whenever I am with you.The ladies in the shop smiled at me everytime I entered, and they wrapped my little things with great patience and love.
 
 
 
周三我又去看电影,望了你一眼,周四我去T.K. Wu 吃饭,又从你身边经过。
今天周五,我去见你最后一面。
你看看你,这萧条的样子,真让我伤心。
It’s heart-breaking to see you leave, it seems that all the old things are gradually going out of my life, and I cannot stop it.
 
But inside, it is still as warm as before.
 

 
The last two pieces of art work I got from you.
                   
 
而Shaman Drum…只剩背影.
Shaman Drum has gone too…
 
喜欢你的人,都写了卡,被老太们放在靠街的橱窗下.在有新主人之前,希望他们都会在那里.
你们都会消失吗?
他们可以走的慢一点吗?
 
Before I left, I told those ladies there that I am blogging about you and they gave their email address to me, saying they also would like to have a look. Hope that they can see this too.
 
Thank you and I will miss you.
 
 
 
 
 

一句话,一幅图,一首歌.

一句话:

今天在朋友家聚会,热闹的聚会里,我有点小乏了,躲进不知道是谁的屋子里,随手从书柜上拿下一本书–Most Famous Philosophers.
书里有很多熟悉的名字,Hedel,Russell,Marx,Thoreau,Rousseau…在完全无意之中,我翻到了Plato,并被那一页上的一句话击倒.
背的可能不真切的,大概意思是这样的:
“At that time,many theorists and philosophers were strucked by the idea that the reality is under daily world, it is somewhat hidden. If we could only pull over the curtain that devided us from the world, we would be confronted by something EXTRAORDINARY.”
不解释了,与我心有戚戚焉者自然有相同的感受.因为我们都遇见过那个extraordinary的世界.
一幅图:
这段时间,我重新体悟了自由两个字的分量.结论依然是–它是昂贵的.
照片里的人是个农民,做自己想做的事,是他的心声.
我身边的许多人,与他比起来幸运太多了.我们手上有大把的机会和选择,我们的未来有无限中可能性,但是即使是这样,很多人做选择的时候还是不能不顾一切的走自己的路. 这么说起来,我又比他们幸运更多.我的父母家庭以及身边重要的人,愿意放手让我去走一条自己的路,他们说,想到底,为什么要这么努力的积累财富,无非也就是给孩子买一个自由.
有一天我也为人父母的时候,这也是我的责任.为我的孩子买一份自由.
一首歌:
<Don’t stop believin’> by Journey. (旅行团乐队,一只老乐队了)
我找不到另一手歌比它更适合作为新年的开始.
感谢推荐这首歌给我的人,我依然还是理想化的活着.
如果你认为我是你的朋友,如果我能够给你点什么,我希望是一种哪怕微弱却不间断的力量.
因为我相信着,所以你也会幸福.

YouTube – Journey – Don’t Stop Believin’
Journey Don’t Stop Believin'(C) 1981 SONY BMG MUSIC ENTERTAINMENT

Anyway, it’s Friday!

也不知道怎么搞的,一到礼拜五大家的脑袋都开始神游,迫不及待的冲着周末狂奔而去.
 
早上的课,就是以前提到超级奶爸的那位,费德烤麸斯基先生,每到礼拜五就开始在写板书方面频频出错.错的他都不好意思了,然后他会说: Any way, it’s Friday.下面的同学就发出会心的笑声.
 
下午的课就更夸张了.老师和同学一起犯痴呆. 我们这位德国来得老师衣玛有个习惯,喜欢上课提问,还喜欢问被提问者的名字,这样下次叫起来方便些.问题是他也得记得对啊…
今天出现了如下对话:
衣玛(对同学A):那个Ben,你说说这个T1是什么呀?
 
A(茫然的):你叫我?我不是Ben, 我是Jerry.
 
衣玛(对同学B): 哦,那你叫Ben.
 
B(无语的): 不是呃…
 
衣玛(赶紧抢话):那你叫Mike!
 
B(更加无语的):我叫Colin…
 
衣玛(茫然的):那我们班的Ben呢?
 
角落里的C君默默举手,非常无奈…
 
衣玛:这太混乱了…(对B同学): Mike? 你说吧?
 
B(汗…):我是Colin,Mike 今天放假旅行去了…
 
衣玛:什么? 那我们要不要打个电话给他?
 
所有同学都已经忍不住笑到脸抽筋…太冷了…
 
老师痴呆完毕,开始学生痴呆.
D君非常主动的举手要求回答Gamma是什么.
D:我也不知道我记得对不对,不过好像Gamma的最大值是5,呃…范围是1到5…吧…
 
衣玛(面色纠结了很久):这个…这个….这个东西好像不属于我们课的范围,要么还没有被研究出来…这个好像不太对吧…
 
最后的E君就更厉害了.
 
衣玛: 你来说说T1/T2%$$#%^*&%这个式子.
 
E(明显不在状态的):呃….T1比T2大吧…你说是不是?(T1 is larger than T2….isn’t it?)
 
衣玛(崩溃状):然后呢?
 
E:我…不知道…
 
全班又开始收不住笑声了.
 
 
这个热力学我学了N遍了,就是没学懂过.
但是今天的笑话全听懂了.
于是愉快的度过了周五的最后一节课.
Anyway,it’s Friday!
 
 
 

Color of the day

1月18日
 
今天去Office Hour,跑进教室发现好多人在里面埋头做作业。
那…老师呢?
我张望了一下,发现我们教Aerodynamics的老师是这么个形象:
他在教室角落里解答问题,一手托着个小宝宝,一手在比划他要说的问题。然后还不忘记整个人颠啊颠。
超级奶爸!
那个小家伙快五个月了,肥嘟嘟的脸红红的,一对大眼睛转啊转,若有所思的样子。Office Hour一个半小时,她竟然没有发出一点声音,当然她那可爱的爸爸,我们的老师,也不遗余力的颠了一个半小时...
 
这样的习题课,是要把人温暖死么...
 
1月19日
 
今天在一家小店买了中意的小玩意,结帐的时候,看见还有卖Mood Ring.虽然不像Mary戴的那么大颗,但是也很好看.
试来试去,不是大了就是小了,只有一枚,正正好好落在无名指上,下也下不来.
--"就它了",我说,"反正我也拿不下来."
--“Cool!”
说明书上是这么写的,
黑色:压力大 stressed
棕色:恐惧 fear
黄色:讨人喜欢的 lovable
绿色:复杂的情绪 mixed emotions
蓝色:正常 normal
紫色:放松的 relaxed
 
我低头看了一下,嗯,绿色...非常准,非常好。
于是以后,我每天都会有Color of the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