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志

2022年是转折的一年。

我一直陆陆续续地写东西,念书的时候多半发在其他人能看到的地方,工作以后大部分只是写给自己。这些长时间的记录,是一部冗长,重复,似不断在迷宫里尝试找到出口的,第一视角独白。

我无法准确的表达从”有愿望到努力但是没有实现”这样的多次循环中的思想过程。如果这个过程长达十几年,如果思考的局限性始终无法打破僵局,如果这种循环发生在各种不同的领域和纬度。欲望,动机,自身条件,外部环境,自我要求,他人期望,执着的东西,追求的意义,以及幸福的要义,所有的变量都思考过,没有出口。上半年我感受到自己已经逼近临界点,那时候对未来有一种假想: 幸福的人是不主动寻找答案的。

果然,七月之后我没有再写过一个字(笑)。

回头看,人是需要真实世界的正向印证的,如果没有,除了不断前行叩问,没有什么自己能掌控的部分。但在另一方面,内心中的热爱和相信,是抵抗所有这些最好的或者也是唯一的办法。用不知从何而来的坚定去对抗不可知的世界。

让我感到不对劲的执着,与我内心相违背的期许。当我无数次在暗夜毫无睡意,当我在谷底觉得统统放弃也没有什么可惜。That’s when I decided to set myself free.

感谢命运馈赠, 在我放下执念,放过自己的时候,给了我最好的一切。

纽约 2022

和纽约有很好的缘分,过去这几年,每次来都是美好的回忆,带着意犹未尽离开。

18 年在这里过的生日。那周我司新品发布,专门在纽约的SOHO区设立一个Pop Up Store。我作为设计团队成员,捡漏代替前辈出差,来纽约玩儿了几天。 一个只见了两面的湾区小哥也说想去纽约,听说我过生日又请我看Hamilton。当时完全摸不到头脑–Hamilton的票作为音乐剧爱好者的我自己都买不下手。后来这位小哥和我谦虚礼让的同游三天,回西边就没有再联络了,算是一桩悬案。不过Hamilton,我很喜欢,也许是天上飘下来的礼物。

19年9月,工作不太顺心,想给自己放个假,决定来纽约逛博物馆。当时突然起意要把中央公园绕一圈,结果绕了几个小时就累的不行,只能坚持走完一个小圈儿。那是第一次真正了解中央公园的美 — 树林,湖泊,雕栏,草坪,有的地区艺术气息极浓,有的地方像是野山。苏州的园林讲究移步换景,中央公园是移几百个ft,换一个情境。17年到19年,我频繁前往伦敦巴黎的博物馆美术馆。这些东西越看就越跌进去,逐渐从点到线,再从线到面。那次在纽约大都会,嫌弃美国的馆藏和巴黎和奥赛和伦敦的国立美术不好比。其实后面才知道,印象派不被沙龙待见的时候,大量的流入美国和俄国。

2021年5月,疫情一年半之后,几个挚友决定一起在纽约过五一。三个人从三个地方出发,在纽约碰头。我们三个脾气个性各不相同,倒是蛮好的互补。一个爱操心,提醒我们什么都要早计划;一个有主意,各种有意思的地方搜罗了一堆;我对纽约相对比较熟,负责把主意变成具体成行动方案。那次去了很多我自己不会去的地方,比方说Artehouse, Spyscape; 还有一些一个人很难尽兴的事情,比方说法拉盛周中$7一小时的练歌房。

今年5月初跟着新的团队又来了一次纽约。白天会议行程很满,晚上同事们一起出去吃饭,天天弄到11点多回酒店。我好久没有和一群人这么长时间的从早到晚混在一起,而且意料之外的开心。不仅每一顿饭都好吃,而且公司旁边,沿河的步道长达几公里,我每天都去跑一小段儿。周末挚友从波士顿下来陪我,推荐了Hadestown。大概是西边的事物实在太繁杂,这次离开时尤其依依不舍,于是就促成了五月底又再回来。

正巧前几个月看世界简史的时候,读到埃及,古希腊,两河流域,犹太民族,对这些文化的根源有了粗浅理解,所以这周两次去大都会,一次重点看埃及和古希腊/罗马,一次重看了14-16世纪的欧洲画。顺便也去重看了亚洲馆的中国佛像,壁画,唐偶和水墨。

大都会有全世界最全的埃及馆藏,原来不了解,这次再去看,的确藏品数量惊人。从pre-Kingdom一直到公元前4世纪被波斯人灭亡,几乎都能连续的看下来。古希腊和罗马就远远不如欧洲的馆藏了,但据说每年也在缓步的增加。上周六运气特别好,大都会有个爵士乐团,每半小时演一次,每次换一个场馆。用网上偷新学来的词,这叫“双厨狂喜”,双厨是什么我也搞不懂,但是狂喜是真的,一路追着他们到八点多才离馆。

今天晚上又去了一次大都会,看了一部分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绘画。之前一直对18世纪之前的欧洲绘画不怎么感兴趣,大作看不懂,中世纪作品(宗教)主题又太过单一。这次是抱着再去看看Delacroix这些印象派推崇的18世纪早期的大画家的作品。上二楼,一开始是16世纪左右的,在复习了陈丹青的局部之后,也慢慢能看进去了。读到的世界史,以及看完Hadestown去稍微熟悉一下的古希腊神话帮了很大的忙,看的明白的东西更多,也更有乐趣。一入豪门深似海这句话虽然毫不相干,但描述的这个通感,非常的合适。

闭馆之前再去看一遍我最熟悉的那一群,再熟悉也是常看常新,能记住的还是太少。看比较多沙龙派以及更早的作品之后,我能想象出为什么当时印象派这些人的东西不受待见。因为看上去简单,不够宏大,不够(阶级的)高级感。更细腻的东西出现了,而且确实也更接地气一些。但他们每一个人还是令我感到十分的惊异。在几十年里,在作品里,逐渐形成个人的风格,都是有迹可循的。相互的影响,传承,也清晰可见。这次让我最惊讶的是Degas,他的画,他的雕塑,一个是大都会怎么馆藏的那么多,另一个是怎么会那么好。

MoMa也是,每次去都几乎和没去过一样。留意几个喜欢的艺术家,回家想再做做功课。

这次整个在纽约的过程,和理想中的样子高度重合 — 正好有一本在看的书,最近也正好看的进去。大量的时间用在了解,感受,和学习艺术人文的东西。整个沉浸的状态是非常好的放松和休整。

特别和同事聊了一下纽约的宜居性,大家都非常的满意。我也是真的有点心动。但在这周忙着工作的那三天,又觉得这个城市再好也与我无关,无非是酒店和公司两点一线,于是又有点儿犹豫。目前纽约总是在我向往的状态里存在,是一个不错的情况。可能是在十分无聊的衬托下,有趣的纷繁复杂的才显的特别有吸引力。

期待再来纽约。

When October Goes

这周听到一首应景的歌。

秋天来了,下过雨后天清澈了许多。我往返于最熟悉的trail上,中间一段能看见美景,最近常在赞叹这也太好看了。高高的枯草中央有印着天空颜色的水; 远方的黛山,环绕了整整一周; 雨后潮水涨上来,把冒着腥气的半干的海滩涂填满; 白色的海鸟星星点点的觅食。天高山近,一条小路,迎风而上,脚上费力,听见的只是自己的呼吸声。

我爹爹说好日子过的快,好像美景也是一样,fleeting beauty,一季一季的变换着。

上周去看了Van Gogh的展,一间小屋子里反复展映这投影。这票价我是想抱怨骗钱的,比在纽约看的ARTECHOUSE还要贵。但没办法,坐进去了还是喜欢。整整看了两次,其实要不是旅伴想走,我应该能反复看一下午。梵高的笔触独特,动画里,笔法被肢解开来,放在不同的layer里,然后动起来,达到静态画不能达到的动景,还有交互的愉快。印象派的颜色总能给我一种安全感,特别是斑驳密集变幻的复杂的颜色,整体上是温柔的。也许就像骑车经过时片刻的景色,平凡生活里惊艳的一个微小的宏大的瞬间。其中有一段陪着Edith Piaf – Non, Je ne regrette rien出现的日出日落。刚刚查了这首歌的歌词,果然有的奋不顾身的意思。我觉得凡高的向日葵里也有一种义无反顾的灿烂。

最近还越来越习惯把车里的电台留在古典乐频道,所以想起来去看了一下古典音乐的发展历史。原来音乐和绘画是戚戚相关的,他们本来应该就是,我一直不知道而已。中世纪(400+AC~1400AC),到文艺复兴 (1400-1600), 精美的洛可可,浪漫主义(Music, Romanticism)和现实主义(Painting, Realism), 进入了印象派,后印象派,也开启了现代艺术(cubism, pointillism) 以及越来越抽象的概念艺术。

以前看的很多东西,顺着这条线,好像都能串起来了。艺术曾经是高雅的,或者说也许当时高雅的艺术才被定义为艺术,被保留下来。从神圣的,克制的,工整规范的,慢慢开始接地气,对于现实世界的描写,以及对内心世界的表达。再后来,现实中的场景被抽象化,在打乱的次序中,又保留了美感。再后来,变成了一个概念,一个想法,冲击着艺术的边界。总体而言,艺术的创造和拥有是脱离了贵族化,向更多人靠近的。我总觉得走到概念艺术之后是遇到了瓶颈,走到了死胡同的。从天上来,到地上发展,再从意向上抽象,其实都已经玩儿过了。20世纪确实没有什么可以玩的东西了。

反过来想想最近看的真人秀,好像现在的时代,又开始新的一种轮回。人的感官对刺激的追求不会停止,而且阈值会提高。短频快的快乐,输出不断刺激,这已经不是原来的艺术可以给予的。但我有时确实也喜欢电音,也喜欢hip hop里的节奏,音乐比绘画也许停滞的更晚一些。

接下来会不会是舞蹈呢?新世代的偶像唱跳俱佳,很喜欢看到身体解放的样子。

这种感官被包裹着感受到冲击和愉快的体验,似乎无法被分享,只能说有相同的感觉的人有共鸣。这件事情我是在追韩剧和售后是理解到的。一些微小的不能再微小的点,细节,线索,都能被拿来分析,放大。故事的本身不重要,自然有人能把这些点连成线,描成图。所以偶像有人设,粉丝脑补wishful thinking这些都很合理。这些二次创作本身就是需要想象力的,而且更重要的是一种相互懂得,一个其他人看起来毫无头绪的事情,在这一群人中能形成共振,在某一方面完全相互成就的小团体。我上头期过了之后,持续体验观察了一段时间,感到很有趣。

十月要过了,过的很好,谢谢招待。

Running in the Sky

人生中第一次全身心投入的追剧,挺好玩儿的体验。

为了喜欢的CP做笔记,写故事线整理,持更夹带了很多价值观私货的长评,几个月以来天天泡着豆瓣小组过日子。有几个礼拜甚至失心疯到周四更新日之前的觉都睡不好。为了参与讨论,匿名混迹超话,微博聊天群,学着00后的说话方式”磕cp”, “rps”, “显微镜看剧”, ”找糖渣“。 在B站上看up主的二次创作,还有弹幕里大家七嘴八舌的讨论。周周等花絮,等ost,追了喜欢的演员之前的电视电影综艺。啊 还有,熟记了每一首歌,甚至已经能用韩语唱若干首。

一开始纯粹是自己上头,倾诉欲爆棚,一篇篇长评的写,也不敢发在影评里,只敢发在小组里。在好几篇评论和点赞都上三位数之后,我在超话聊天群里意外的发现,原来已经有人开始周周等待我的更新,也常常有人引用评论。无心插柳柳成荫,我还挺开心的。

真实生活里最亲近的人,在听完我忏悔式的告诉他们自己在疯狂追剧写评论,居然累积了些小粉丝的时候,都令我十分意外的鼓励我继续创作下去。

每一次真心投入的体验都有收获,这是真的。我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很多,体会到了很多,对这个世界了解了更多,也接收到了许多来自身边人和陌生人的爱意与善意。

还有一个意外的收获,是这个沉浸式体验对我自己的帮助。也许是时间,境遇,都到了合适的点,我要下山了。在山上生活的这几年,我对很多事情都保持着不温不火的距离。但是烟火人间还是太好了,我不甘心就这么收心。我才不要放弃! 准备起飞!

날개를 펴 날아올라 세상 위로

Spread your wings and fly up to the sky

태양처럼 빛을 내는 그대여

You shine like the sun

이 세상이 거칠게 막아서도

Even if the world blocks it roughly,

빛나는 사람아 난 너를 사랑해

Shining one, I love you

널 세상이 볼 수 있게 날아 저 멀리

Fly far away so the world can see you

致杏树

新房子要开建了,今年的果子比去年的多却比去年的晚。我一周一周的等,一边期待permit能有个定论,一边担心定论来的太着急。

我挑剔,遇见你之后就没有再见过更好的。但即使这样,也没有为你做过什么。连水都浇得不太上心。前几年你每况愈下,有一年没什么果子了,花匠说你老了。我查了查,你的寿命最长能有一百多岁,所以是老爷爷或者老奶奶了吗?你的枝一束一束的干枯,即使在雨季也没有恢复。今天冬天,我本来想试试把你和那两只疯长不结果的家伙们嫁接一下。但是拖延症犯了,也只是交给园丁了事。那时你已经开花,太迟了。我总是这样。

刚刚搬来的时候,我也没觉得你有什么好。有几年果子太多,熟了掉在地上我也不管,反而觉得黏糊糊的很不怎么样。一整个树的杏子,吃吃送送到第三周也吃腻了。这么多年只有做过一次杏酱,整整做了六个多小时,嫌麻烦就再没做过。

后来的几年,发生了好多变化。生活既停滞不前,又四处扩展,我有时觉得自己里外都换了好几次了,有时又回到一个恒定的样子。而你年年如旧,年年又不太一样。我是在很多次不知所往的起伏里体会到你的好的。

前年开始想着造房子,就知道你应该是留不住了。总不见得为了你而把房子减小一半吧。而且你又占据着重要而有利的地形,根系可能更加的扩展大过树冠,移掉是唯一的办法。说移掉其实就是斩树除根,大家都说你太老了,挪了也不会活。冬天的时候还好些,你的叶子也是零零落落,花也是稀稀散散,是一副老态龙钟的样子。但是入夏就不同了。我春天望见青青的果实,知道今年是大年,越等就越舍不得。

我也不知道你有什么特别的办法,遇见你之前不知道可以这样好,遇见你之后再没遇见更好的。我年年在Farmer’s market上寻摸,买过各种各样的品种也无济于事。也许是你年纪大了经验丰富?(笑)特别甜,水分又多,纤维很细腻,软萌不耐放。

听说悲伤的情感都是自怨自艾,想一想我所为你做的实质上的贡献…确实是自怨自艾。不知道上任房东奶奶卖房子的时候有没有舍不得你,舍不得也带不走吧。这个世界上大部分的关系,能等价的交换已经是很不错的状况了,得不偿失的也很多。但你不同,樱桃,布林,苹果,黄桃还有梨,哪怕那俩个不怎么争气的你的孙侄辈也是。我老爹老娘还为你施肥,我的花匠还为你修剪,而每年春夏秋,我才是被收获塞满的那个。

你加把油赶紧再长长,下周我去摘果子,做成果酱,存起来。今年的礼物不要浪费了。以后如果有娃子的话,也送些果树。我会记得你, 认真的。

(还在想题目)

2020年应该是足不出户毫无进步的一年,但我的一年又一年似乎从来没有真正的卡壳过。

从封禁期间开始,三四月养成其脚踏车去超市取货来锻炼身体的习惯,平时还会和小伙伴线上做运动。工作也因为在家之后在人际交往中变得轻松了一些。

感恩节去了夏威夷,人生中第一次去。怪不得大家都说要多去几次。湿润合宜的气候怎么会让人不喜欢。圣诞假期去南加州找姝丽,每次去她家都像是回家一样的充电。吃喝玩睡都安排好,既没有负担又十分充实。

今年开春以来,反而变得十分难熬。我在工作上又又又又经历了一次重创,这一次恢复了一个月的时间。工作之后的这几年,有许多的困惑,也有一些包袱。屡次觉得沉重而不知所往,会有质疑。但这一次在谷底的时候 ,想通了更多的东西。自我开解大概是我慢慢修炼出来的武功之一。(Pat on my own back)

我对未来,对自己的态度,似乎在情况并不太好的时候,依然会感到乐观和元气。这是有原因的。这几年来我所接收到的爱,家人朋友和恋人,常常让我感到被全方位的包围着。这个世界有时候出乱子,时而委屈/沮丧,或者无助/愤懑,但是这些似乎也都并不那么重要。爱很重要,各种各样形式的。钱也需要有一点。

其他的东西,混乱之后如果能找出毛钱头会很棒,找不到我也会继续找。最近一个巨大的个人project也在经过了一年半的筹备之后,(希望)要进入下一个阶段了!干这种有趣的事情,被各种形式的爱着。睡一觉起来就开心很多。(如果不行,就多睡两觉!)

比心!

Book list 2020

I am on a streak! I have been a bookworm in the past 3 months, reading almost non-stop between books.

Education, a memoir.

It’s amazing how books takes me into journeys that re-visit my past or at least some past, then my own experiences echo with the words, and then construct a visual “reality”. It’s sometimes more vivid than a movie, especially when it touches the deep memories, it mixes with the writer’s – I cannot explain, maybe it is the emotion, the feeling of the moment was relatable. It is healing but disturbing at times. The pain, fear, and frustration, was real, I would hate to be taken back to it, but I am always thankful because those re-visits will eventually heal me. De-sensitization.

2019年志

今年高开低走,本来以为年关难过,烦的不行了,离开常居地,好吃懒做四周,元气迅速回血。我哦,有的时候也真和厨房里养的那盘多肉一样,一腔看上去蔫儿了吧唧的不太乐观,给点水,有点儿阳光,又疯长一阵。反正就是一阵儿一阵儿的,不是长期稳定输出的类型。

这一年我遇见了一个神奇的人。(仗着没有人还会来这里,已然把这地方当成树洞)
我称他为小哥哥。呃,并没有修成正果,但还是神奇。
他会说中文,居然流利的中文,用中文吵起架来特别凶,据说是从前在深圳和房东干架训练出来的。小哥哥和我念的是一所大学,不过前后脚,加上专业无关,根本没有在学校遇见的可能性,当然,遇上了也没戏。当年的道行,彼此都不太行。网上认识小哥哥,他一开始不太搭理我,阴差阳错的吃了一顿饭,俩话痨噼里啪啦一顿狂聊,而且我非常清晰的记得,途中几次彻底笑翻。话别的时候我就知道和这位哥哥一定要有故事。几周后再见面,小哥哥约会后牵牵小手,十分自然。我以为年纪渐长,道行渐深, 然鹅并没有。一秒钟退到解放前。初中生谈恋爱应该都没这么扭捏?后来我滞留在上海几周,小哥哥飞来和我去云南玩。第三视角可能会觉得只见了两面就这么两肋插刀,不是很靠谱,其实也没啥不靠谱的。成年人做什么决定,即使是冒险一点,也都是有数的。我们彼此都估测过风险(没交流过),所以更多是好玩儿而已。一周在云南,多了个旅伴,很开心。认识这个小哥哥的整个过程都非常顺利,没什么关卡。

五月回到美国之后,生活中的杂事突然一波接着一波。家里闹了几年的跳蚤问题,又反复了。与之伴随的是我不明原因(估计和杀虫剂有关),整个夏天的过敏。身体状态处于没看出什么大问题,但是每天都觉得有点不太对。如此这般三个月,常常去看医生,也看不出什么结论,自己倒是快被自己吓死。去年冬天水分充足,今年院子里的果树兀自野蛮生长。之前的园丁完全不给力,什么也不做,我也害怕跳蚤不敢去院子里。小哥哥在大太阳里把后院的树干一点点捡起来,我一般把自己裹严实了去整理果实,每周干两个小时,汗流浃背,累的半死。这也持续了好几个月。但是我还是没闲着,和小哥哥回了趟母校,去了次南加,海边和爬山也去了几次。一边写一边回忆,我也还是为小哥哥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感到惊异。整个夏天我都是有一点点跳蚤的迹象,就要疯了的状态。

可惜刚刚要熬过夏天,八月工作突然急转直下。这是我工作五年来,最大的一次爆发。也是阴差阳错,而且并没有撕破脸,更多的是我心理状态的一种崩塌。几件事情的凑巧,大时局的不凑巧,加上我本来就耐心和能量耗尽,本来以为有希望的事情,又一再的受到打击,简而言之就是找不到出口。状态差的一塌糊涂。八月到九月的关卡上,每天处于崩溃的边缘状态。白天得做个没有感情的机器,晚上回家动不动就开始祥林嫂模式或者突然看着电视剧就崩溃大哭,委屈的好像全世界欠了我。为什么能low成那个样子,连我自己都始料未及。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但我是真的没有想到已经冻成这副样子。我也十分困惑。只能感觉情绪异常饱满,完全无法平复。磨合期开始,我心里又不能十分确定。做这种大决定为什么这么困难。总之在又一次低谷里,我决意要整肃一下生活,不破不立的姿态要建立起来。

第一件事就是把小哥哥给整肃出去了。

十月的一整个月我依然像个没有情绪的机器。也觉得用不上什么情绪,我也不想有情绪。我的脑子除了困惑,没有其他更好的形容词概括。然而我非常清晰的知道自己的困局,所以缴械投降,完全的承认,日子继续过,结论不要想。只能这样。

后来几周这么度过的我也不怎么记得,而且十分的循规蹈矩,也没什么可以记得的必要。生活中还有其他一些小插曲…呃…总之也是没有帮上什么忙。

在欧洲这几周,凭着与自我斗争的经验,还是非常有自知之明的采取了放任自流的态度。能够累积这么多负能量且不自知,大概就需要很长的时间真正的消解。急是急不来。状态慢慢恢复了,事物是螺旋形上升的,今天是比一个月前的好一点,一个月又比两个月前的好一点。

阶段性的结论是,不破不立,没错,努力调整自己不能接受的,外部环境是不是可以调整一下。前扫清自己的障碍再说,万一又进一个新坑…那再找下一个…呗。另一个剖析自己为什么要崩溃 — 这个世界上随遇而安的人,都是不给具体的事情又太多预设的人。事事考虑周全是设计师的职业病,不按照既定路线走,很容易疯。胸怀,大概就是这么练习出来的。

最后一条真的是自省。我想这种自省对以后的生活,会有深远的影响。是对我收获的半年爱与陪伴的交代。这一部分太难写出来。好的爱会让人谦卑。Let’s leave it like that.

2020年,我想活得更加天真一点。

2019 书影音行

不输入手机号就不能使用豆瓣。然而我固执的不愿意交出手机号。挣扎了一年,发现看过的东西不及时几下真的忘得太快了。得嘞,手动记录!

2018-2019

那不勒斯四部曲: 讲女性的题材,总也看不够。发生在意大利海边小村的故事,能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的共鸣,说明女生在现代社会经历中,有共同的痛感,具体的痛点不尽相同。第一本和第四本非常好看,第二本后半到第三本有点看不懂。
Behave:今年啃得最认真的一本大部头。绝对不是一般科普书,作者现实生活中是个话唠,这本书野心极大,涵盖面非常广泛,还没看完已经决定要再去复习一下基础知识。类教科书,准备明年参半讲课视频一起再消化吸收一次。
Never split the difference: Negotiation
When Death Becomes Life: 非常无意间看完的一本书,讲器官移植的。外科医生都是啥时候睡觉的???
Think fast and slow (WIP)
The great book of French impressionism (WIP):看了大半年的大部头,有时间也是要专门写。
Biological Psychology (WIP): jiao ke shu
Come as you are : the surprising new science that will transform your sex life: 作者来我司讲座,然后去图书馆借来看,呃,不太好看。
Charles White : a retrospective: 有空一定要专门为Charles White写一篇。
Alberto Giacometti: NYC Moma 偶得。

影 2019
Big little lies season 2: 第二季不怎么好看了…
Modern Love: 非常喜欢,人和人之间情感发生的瞬间,always amazing. 最喜欢最后一个故事 – 爱情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it get sweeter in the final lap
Patrick Melrose: 卷福演的肯定非常过瘾,这大概也是他最擅长的风格。
Parasite: 戏剧恐怖片,剧院观感极佳。
少年的你: 看了两次,故事太立不住脚了。但是主角却有能力把故事讲的非常有说服力。少年感可爱的时候是真可爱。
My brilliant friend season 1: 从来没有看到过还原文学作品到这么棒的影视剧。太太太太棒。
长安十二时辰: 一开始挺好看的,后来觉得有点啰嗦。
地久天长: 三小时的电影不分神的看完了,咏梅身上的气质非常突出。看完聂隐娘之后,我就专门去找过这个演员。总觉得她的样子里有一种并不属于人间的又并不是仙气的神情。说是慈悲更加贴切。
Undone: 和小哥哥一起看完的,再我精神状态极其不稳定的那个月。好看的。
The farewell:我不喜欢,因为觉得这样的祖孙感情不真实。ABC同感的很多,也许是真实的?
Tully
American Factory: 仔细看了看我的车子上也是fuyao的玻璃. 好看的纪录片。
Lady Bird: 好看。青春片在青春的语境里可以非常有力量,脱离了语境还是显得浅薄。青春期就是这样,本身就是一种语境。
Green book: 好看
3 billboards: 好看
Bohemian Rhapsody
Ralph breaks the internet
RBG: The notorious RBG!
流浪地球
我们与恶的距离: 台湾电视剧的独立思辨能力真棒。
小欢喜
舞蹈风暴
无问西东
如懿传

音 2019
Broadway 2019
Les Miserables
Dear Evan Hansen: 好看,音乐也不错。
声入人心: 人生中追的最热烈的星

Travel 2019
Yunnan
Michigan
Socal
NYC
Boston
Socal Road Trip
Morocco
London

向往的生活

今天有些热,家里没有空调,到了夏天,床像火炉一样,越躺越热。
和朋友攀岩,又去吃了冰激凌,到家百无聊赖,这么热也睡不了,就这么迷糊着懒一会儿。

和我同年纪的人现在都在干些什么呢?总体感觉大家都很忙。我以前会对这种懒惰无物的时光感到有些惶恐,现在反过来想想,有小孩子的父母,一刻不得闲;大城市的通勤生活,很多时间花在路上;创业大概更多是心累,有的奔忙手上有事做,倒不是件坏事。要变忙不难,反过来却不容易。
有目标,有机会,有追求,忙一点也是忙开心。没有,闲,闲也是闲的艺术。

闲了一般容易想的多,这几个月我走出低谷,有些新的想法和观念,心里放下了,散淡自如。后院瓜果陆续看得到些,剪几只玫瑰在家这几日也全开了,花瓣蛮香。每周重复的一切打扫和采买,任务不重,又没有一定的时限,有空做一做。攀岩,鼓和舞,还有乒乓球,有同伴一起玩乐,也轻松愉快。

以前并不清楚的知道什么是向往的生活,过去几年幸福感持续走高,时间长了,会让人变得乐观,放松,简单。我心里一直渴望过安静的生活,当然一半是外部的环境,条件,另外一半是自己的修为。寻找幸福感的过程,是一种修为,内外兼修。以后如果两个人,三个人,甚至四五个人的生活节奏,也能心里不觉得着急的过,也是真的蛮令人向往。